视频创作最大的焦虑就是:拍什么?盲目跟风往往徒劳无功。最聪明的策略是拍摄那些平台算法本身就在鼓励和推荐的内容类型,顺势而为,才能起号轻松。目前,有4类内容正获得各大视频平台的流量倾斜,制作这些内容,你的视频更容易破播放,快速涨粉。
第一类:实用价值类——“学了就能用”
平台希望用户停留更久,而能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“实用价值”类内容,完播率和收藏率极高,完美符合平台目标。
具体形式:
知识科普:“3分钟教你读懂体检报告”、“民法典中你必须知道的10个条款”。
技能教学:“手机摄影十大构图技巧”、“Excel一个公式搞定数据整理”。
生活技巧:“快递盒改造收纳神器”、“如何快速叠衬衫”。
为什么被推荐:用户获得感强,互动行为(点赞、收藏)数据漂亮,算法会判定为优质内容进行加权推荐。
创作要点:
信息密度高:删减一切废话,直给干货。
步骤清晰:用字幕、编号、图示让流程更易懂。
结果可视化:展示使用技巧前后的对比效果。
第二类:情感共鸣类——“这说的就是我”
能够激发用户强烈情绪共鸣的内容,是分享的催化剂。分享行为能带来流量的裂变式传播。
具体形式:
真实生活记录:北漂/沪漂的日常、全职妈妈的vlog、记录创业的艰辛与快乐。
温情故事:宠物与人的故事、陌生人之间的善意、家人的暖心瞬间。
社会议题共鸣:对职场996、社交恐惧、催婚等普遍焦虑的真诚表达和探讨。
为什么被推荐:高评论率和分享率是算法的核心推荐指标。情绪共鸣是达成这两项指标的最有效路径。
创作要点:
真实至上:不刻意煽情,记录最真实的状态和情感。
挖掘共性:抓住目标群体共同的经历和感受。
价值导向:在共鸣之后,最好能提供积极的情绪价值或解决方案。
第三类:新奇体验类——“原来还能这样”
满足用户猎奇心理和开阔眼界的需求,提供一种“信息差”的价值。
具体形式:
探索揭秘:“带你参观腾讯总部”、“揭秘飞机头等舱服务”。
新奇产品评测:“测评1000元一支的牙膏是什么感觉”、“最近爆火的XXX神器真的好用吗?”
小众旅行攻略:“在冰岛追极光是种什么体验”、“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村庄”。
为什么被推荐:内容本身具有话题性和谈资属性,容易引发用户的好奇和互动。
创作要点:
视角独特:能接触到别人接触不到的资源或信息。
制作精良:画面要有美感,体现“高级感”或“稀缺性”。
讲述生动:像一个朋友一样分享你的见闻,增加代入感。
第四类:趋势热点类——“大家都在看”
紧跟平台发起的话题活动、社会热点或节日节气,搭乘流量的快车。
具体形式:
平台挑战赛:积极参与官方发起的#某某挑战#。
热点话题评述:结合社会热点,输出你的独特观点。
节日主题内容:在春节、中秋、情人节等节日到来时,创作应景的内容。
为什么被推荐:平台会主动给符合话题标签的内容注入流量。热点本身自带巨大的公众注意力。
创作要点:
速度要快:热点具有极强的时效性。
角度要新:避免人云亦云,提供新的解读视角。
关联自身:将热点与自己的领域巧妙地结合起来,避免生搬硬套。
如何找到你的方向?
问自己三个问题:
我的资源:我能持续地提供哪一类内容?(我有专业知识?我善于记录生活?我能接触到新奇事物?我追热点快?)
我的用户:我的目标用户更需要/更喜欢哪类内容?
我的风格:我擅长用哪种形式表达?(严谨教学?温情叙事?搞笑幽默?)
选择与自身优势最匹配的1-2个方向,持续深耕,你的视频就能搭上平台算法的快车,播放量破万将是常态。
目前有0 条留言